前面五天,我們聊了「Why」——為什麼要導入。
今天,就要收斂成 一張導入地圖,幫你確認自己是不是真的準備好。
然後我們今天開始就不會有可愛的饅頭人相伴惹🥲
改由plantuml 流程圖做溝通
導入 ERP,不是潮流跟風,而是企業 痛定思痛後的決定。
前五天我們聊了痛點、七宗罪、老闆與員工的矛盾… 今天要給你一張地圖,讓你知道導入 ERP 到底該怎麼走,才能不踩雷。
標準又健康的導入路線是:
👉 CRM → 產品 → 銷售 → 庫存 → 採購 → 會計
不管你是 B2B 還是 B2C,生意都是從客戶開始
客戶如果還散落在 LINE、名片、個人 Excel,後面所有報表都會失真。
沒有乾淨的產品主檔,銷售訂單只是 Word。
要定義清楚:產品/服務名稱、計價單位、稅率、收入/成本科目。
這是 ERP 能「一次輸入、全程共用」的前提。
商機轉報價,報價轉銷售訂單 (SO)。
SO 就是 單一事實來源 (SSOT),後面交貨、採購、開票都靠它觸發。
實體產品 → 出貨單;服務 。
ERP 把交付變成「有紀錄的事實」,不再只存在員工口頭或群組訊息。
如果庫存不足、或交付需要外包 → 系統自動開 PO。
避免「業務抄單給採購」這種錯一個字就炸掉的情況。
最後,銷售、採購、交貨,全部自動帶進會計。
月底不用補血,老闆能隨時看損益和現金流。
👉 這樣排的邏輯是什麼?顧問所看到的資料
因為它遵循「資料只輸入一次,全流程共用」
如果順序顛倒(比如先上會計、產品亂建),最後還是回到 Excel 地獄。